起步即冲刺!中铁隧道局聚焦开工第一步高标准穿越长江
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近日,沪杭铁路客专公司召开2023年度建设工作会议暨开工标准化推进会议,安排部署了2023年度建设规划,通报表彰了2022年度“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其中,中铁隧道局承建的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沪宁段站前Ⅳ标项目经理部荣获“先进单位”称号,项目副经理荣获“2022年度先进个人”称号。
会上,中铁隧道局进行了开工标准化经验交流。崇太长江隧道是我国高铁建设技术挑战最突出、技术创新最集中的工程之一,中铁隧道局在项目开始阶段便贯彻落实“标准化开工,第一次做对”和“开工必优、一次达标”的建设理念,健全完善“样板引路”和“目视化”的管理制度,实现了“让标准成为习惯、习惯符合规定标准、结果达到标准”的理想效果,打造了“高起点策划、高标准开局、高效率推进”的开工局面。
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合理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用地审批手续齐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证书完备,进场施工合法合规。同时,项目一开工便按照“以事定岗、以岗定责、以责定权、评价定薪”的五定原则完善人员配备、明确岗位工作职责、健全项目制度建设;按照“快速进场、保进度;先进设备、保工艺;先进工艺、保质量;全信息化、保效率;封闭生产、保环保”的管理理念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越江隧道工程,实现了工程建设的职业化管理、专业化施工。
贯彻安全生产方针,完善安全保护措施。项目制定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生产方针,建立健全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双控机制,并通过运用网格化管理理念,制定了标准化、目视化作业流程,落实了主体责任,有效防范了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绿色发展环保低碳,节能高效文明施工。项目采用可拆卸装配钢结构办公楼,配备一体化MBR污水处理设备、空气能热水器和环境监视测定装置,实现了废物排放减量无害、节能措施综合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适。
缜密细化过程控制,严把首件推进品质。项目在强化“以工装保工艺,以工艺保质量,以质量保安全”管理模式,加强过程控制,提高实施工程质量,杜绝风险隐患的同时,通过开展首件评估,进一步明确了实施工程的方案、工艺流程和质量保证措施,真正的完成了把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作业标准落实到现场、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员、落实到工序各环节。
数字赋能精品工程,智能建造崇太隧道。项目利用自动化监测、数字孪生、地磁定位和无人机巡检等先进的技术,融合机器视觉和数据分析算法,实现了自动监测、应力自动伺服、自动降水和基坑开挖数字孪生的智能协同。同时,按照国铁集团“精品工程 智能建造”部署要求,项目建设了以铁路建设智能建造为主题,“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智能化应用”四合一的管片厂。
中铁隧道局施工的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沪宁段4标,主要施工的崇太长江隧道是全线千米以上特长隧道,也是我国目前建设标准最高、独头掘进距离最长、顶级规模的高铁越江隧道。隧道位于长江河口南支七丫口河段,是全线控制性、高风险工程,全长14.25千米,采用直径15.34米的大直径盾构机,独头掘进穿越长江长度达11.3255千米,面临软弱、含瓦斯有害化学气体与高水压透水地层,隧道风险较多,工程工期长,工程建设对盾构实施工程技术水平具备极其重大引领作用。作为北沿江高铁过江通道“南隧北桥”中的“南隧”,建成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高铁过江不减速,将南通至上海通行时间降低一半,最快缩短至约40分钟。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