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通江达海新航程!“水运无锡”将有大动作
从14日召开的无锡市政府第37次常务会议上获悉,“水运无锡”将有大动作——
明年,苏南运河无锡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京杭运河无锡段这一“黄金水道”将由最高可通行1000吨级船舶的三级航道全方面提升至可通行2000吨级船舶的二级航道,无锡内河航运也将实现二级航道“零”的突破,航道通行能力翻番,释放江河联运优势,以一湾发展“春水”,开启通江达海新航程。
一次次改造升级不断的提高大运河通航能力,一艘艘船舶也满载货物在“黄金水道”上通江达海。有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京杭运河无锡段断面船舶通过量超40万艘,货物载运量约3.4亿吨。
“水运是最大的潜力、最大的优势所在,我们将以‘三改二’为切入口,逐步提升京杭运河通航条件和服务能力,推动主干航道网升级提档,让‘黄金水道’释放‘黄金效益’。”市交通运输局负责这个的人说,以强化通道、成网互联、畅通江海、通港达园为导向,深入挖掘水运发展潜能,为无锡水运高质量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据了解,苏南运河无锡段航道“三改二”疏浚工程起自京杭运河无锡与常州交界处,止于丰乐桥,将按二级航道标准疏浚航道39.28公里,通航水深不小于4米,同步实施环太湖高速公路桥桥梁防护等配套工程。锡澄运河、锡溧漕河、申张线等一批主干航道也将升级提档,将新增三级航道里程约80公里,尽快打通满足二层集装箱运输船舶通行的水路集装箱运输高速通道。
“目前,‘三改二’疏浚工程前期工作已完成。”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负责的人介绍,锡北线月顺利通过竣工验收;锡澄运河市区段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黄石大桥于去年底顺利完成交工验收并通车;锡溧漕河宜兴段碍航桥梁改造已全面启动;申张线江阴段航道工程和桥梁工程全面开工……“四航攻坚”攻坚拔点,“进度条”不断刷新。
“‘三改二’并非终点,最终目的是发挥无锡江河联运优势,聚焦‘双联双提’,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供因地制宜的‘无锡方案’。”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分析,畅通大通道,才能带动大物流。
在省政府《关于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的意见》印发后,我市迅速研究贯彻落实意见,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无锡”实施方案》和《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无锡”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文件,把“水运无锡”建设发展与推进“双联双提”工程充分融合、有机衔接、整体统筹起来。
如今,在无锡这座运河之城,外畅内优、相互连通的交通路网正全面铺开,公铁水多式联运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形成便捷畅达的运输体系,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无锡(江阴)港现已开通集装箱航线多个港口建立了通航关系。”相关负责的人介绍,水运的提升将为“苏货苏走”提供高效便捷、物美价廉的物流服务,进一步吸附流量,吸引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知名装备制造企业的产品“乘船出海”。
据统计,2023年无锡(江阴)港发挥江海河联运枢纽功能,完成货物吞吐量3.78亿吨,稳居长江沿线位。
如何进一步打通水运服务临港产业、物流园区、货物运输枢纽的“神经末梢”,增创“水运无锡”新优势?发展路线图已然清晰:打造畅通高效的内河航道网,加快主干航道“二级新增、三级倍增、四航攻坚”、短支航道通港达园,完善港口规划布局,推动沿江港口升级提档、内河港口集约整合,从而逐步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支撑无锡由“水运大市”向“水运强市”高质量转变,加速打造现代化物流枢纽城市。
运河水滋养出千年底蕴,一脉吴韵风华便绵延至今。在运河的滋养下,吴文化从这里肇始,自此文艺兴盛、人才辈出的江南文脉,在无锡这座崇文尚礼的江南之城日益灿烂。
近年来,无锡以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为核心逐步将大运河两岸建成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
一处处滨河“城市客厅”如同运河明珠,将这条黄金航道点缀得越发光彩动人。去年,“红船场”园区开园试运营,让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往日河运的繁荣与造船工业的历史“脉动”。
阳春三月,漫步焕新亮相的运河艺术公园,不时有白鹭、鸥鸟从河面掠过,一幅人水共融、和谐美好的生态画卷跃然眼前。
不久后,无锡运河沿线的城市风貌还将添新彩:运河湾片区城市更新将打造亲水公园,营造开放活力街区;火车站南广场片区将打造成全国首个“火车站直达运河”的复合体验集散地;运河艺术公园、运河外滩、运河汇等一批运河沿线项目将进一步提升。
从“水运大市”到“水运强市”,无锡始终以绿色、科技执笔,加快现有高耗能、高排放运输船舶的淘汰更新,加快推进绿色船舶发展。
在2023年江苏省绿色港口评定榜单上,无锡共有8家港口企业“组团”登榜,创历史之最,数量质量均在全省领先。
无锡港航运行中心及沿河近百个传感器、“5G+视播云控系统”保持全天候在线“值班”。
不仅如此,船主在无锡内河航道干线行驶时也可以像开车一样方便地通过手机上安装的“内河船舶导航系统”进行导航行船,企业选择水运更踏实放心。
无死角覆盖航道、船闸、桥梁、港口和码头,“一张屏”集纳渔船雷达、北斗导航、避碰系统(AIS)、电子海图等多终端融合信息……一幅相互连通的全新“船联网”画卷正在无锡加速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