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rbbion.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rbbion.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rbbion.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rbbion.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路基工程概述__试验规范_江南体育app下载苹果版_江南平台app体育_江南体育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试验规范

试验规范

路基工程概述_

来源:江南体育app下载苹果版    发布时间:2024-07-12 07:50:04

  1.基本概念 滑坡是指在一定的地形、地质条件下,由于破坏力学平衡 的各种自然或人为的因素的影响,山坡上的不稳定土(岩) 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山坡内部某一软弱面(带)作整体的、 缓慢的、间歇性的滑动的变形。有些滑坡的滑动初期较缓慢, 但到后期其运动速度突然变大,表现为急剧的山坡变形,滑 体内有部分岩土形成翻倾,而其大部分则仍作整移,这 种先缓后急的滑动现象称为“崩塌性滑坡”。

  1.基本概念 浸水路基是指被设计水位浸淹或影响的河滩,滨河、海、水 库,穿越洼淀、池塘等地段的路基。 在滨海范围内铁路靠近或跨越海峡、海湾时,用土石填筑的 路基称为滨海路基。 水库路基是线路沿水库边缘行进或跨越水库支沟、支流修筑 的受库水作用影响的路基。 洼淀是由于地势低洼,无排水出路,雨季或常年积水的封闭 式低地。 2.填料要求 路基浸水部分应采用渗水土填筑。

   地基表层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值:Ⅰ级铁路小于 1.2MPa, Ⅱ级铁路小于1.0MPa;或天然地基基本承载力 σ0:Ⅰ级铁路小于0.15MPa,Ⅱ级铁路小于0.12MPa时,应 根据软弱土层的性质、厚度、含水率、地表积水深度等, 采取排水疏干、挖除换填或填砂砾石等地基加固措施。

  1.基本概念 风沙地区路基是沙漠、大风和风沙流地区路基的 总称,位于这些地区的路基,容易遭受风蚀或沙 埋等危害。 2.工程设臵原则 在风沙地区,线路应尽可能地选择于河岸、湖沼、潜 水溢出带和固定与半固定沙丘带等易于设防护和 有建筑材料的地段,其走向与主风向平行,宜以 路堤(堤高宜大于1m)通过,避免较长(大于30m) 和较深(大于6m) 的路堑。

  1.基本概念 崩塌是指陡峻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突然而急剧地向下倾 倒、崩落、翻滚和跳跃等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规模极大的崩塌称为山崩,而仅个别落石的称为坠落。 岩堆是岩石山坡经过物理、风化作用,形成的岩石碎块、 碎屑,通过重力作用或雨水搬运至山坡上或山脚下的疏松堆 积体。

  3.填料 路堤:砂类土不得作为Ⅰ级铁路基床表层填料; Ⅱ级铁路基床表层采用粉、细砂作填料时,应采取 土质改良措施。Ⅰ级铁路基床底层采用粉、细砂作 填料时,应采取土质改良或加强固定措施。 路堑:Ⅰ级铁路基床表层应采取换填措施,填料 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Ⅰ级铁路基床底层、Ⅱ级铁路基 床表层土质为粉、细砂时,应采取换填、土质改良 或其它加强固定措施。 当横向取、弃土时,取土坑和弃土堆应设在背风 侧。取土坑内边缘距路堤坡脚不应小于5m,弃土堆 内边缘距堑顶不应小于10m,并应采取防风沙措施。

  2.工程设臵原则 线路应绕避巨型、大型和性质复杂的滑坡地段或滑坡群。 当绕避中、小型滑坡困难时,应选择在有利于滑坡稳定和线 路安全的位置通过,并采取可靠的工程处理解决措施。 厚层松散堆积体、断裂构造或风化破碎带、岩体顺层带, 易产生工程滑坡,工程地质选线)线路不应与大断裂平行,应绕避地下水发育地段的厚 层构造破碎带及岩体顺层带; 2)不宜切割厚层松散堆积体、风化破碎带的坡脚或在其 上部填方。 厚层松散堆积体或破碎带、岩体顺层带、特殊岩土或存在 软硬不均岩层的路堑,应尽可能降低边坡高度;斜坡软弱地基 上的路堤,应控制填方高度。设计时应通过对路堑开挖、路 堤加载后路基及边坡的稳定性分析,采取对应的工程措施, 预防产生工程滑坡。

  滨河、河滩路堤的路肩高程应高出设计水位加壅水高(包 括河道卡口或建筑物造成的壅水、河湾水面超高)加波浪侵 袭高或斜水流局部冲高,加河床淤积影响高度,再加0.5m。 其中波浪侵袭高与斜水流局部冲高应取二者中之大值。 水库路基的路肩高程,应高出设计水位加波浪侵袭高加壅 水高(包括水库回水及边岸壅水),再加0.5m。当按规定洪 水频率计算的设计水位低于水库正常高水位时,应采用水库 正常高水位作为设计水位。 滨海路基,当顶部未设防浪墙时,其路肩高程应高出设计 高潮水位加波浪侵袭高(波浪爬高)加不小于0.5m的安全高 度;当设有防浪胸墙时, 路肩高程应高出设计高潮位以上不 小于0.5m。 地下水位或地面积水较高地段的路基,其路肩高程应高出 最高地下水位或最高地面积水水位加毛细水强烈上升高度, 再加0.5m。

  1.基本概念 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层的化学作用和机械作用所产生的一 种不良地质现象,常见的岩溶形态有溶沟、溶槽、漏斗、落 水洞、竖井、溶洞、暗河、地下湖、坡立谷等。 2.工程设臵原则 线路宜绕避岩溶发育地区,绕避困难时,路基工程宜选择 在岩溶发育最窄、易于处理的位置通过。必要时,应与桥梁 等工程进行技术经济综合比较。 线路应绕避大型采空区及难以查明的小型采空区和人为洞 穴。对小型采空区和人为洞穴,绕避困难时,路基工程应采 取可靠的处理措施。

  压实标准 压实系数K 地基系数K30(MPa/m) 7d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kPa) 化学改良土 ≥0.92 — ≥250 砂类土 及细砾土 ≥0.92 ≥110 - 碎石类 及粗砾土 ≥0.92 ≥130 -

   高速铁路路基的稳定安全系数考虑列车荷载作用时不应 小于1.25。  普通铁路软土地基上路堤的稳定安全系数:

   高速铁路路基工后沉降应符合以下规定: 1 无砟轨道路基工后沉降应符合扣件调整能力和线路竖曲线 圆顺的要求。工后沉降不宜超过15mm;沉降比较均匀并且调整轨 面高程后的竖曲线半径符合 Rsh  0.4Vsj2 的要求时,允许的工后沉降 为30mm。 路基与桥梁、隧道或横向结构物交界处的工后沉降差不应大 于5mm,不均匀沉降造成的折角不应大于1/1000。 2 有砟轨道路基工后沉降应符合下表要求。

  4.路肩高程 当路肩高程受洪水位或潮水位控制时,应计算其设计水位, 设计洪水频率或重现期应符合以下规定: 1 设计洪水频率标准应采用1/100。当观测洪水(含调查 洪水)频率小于设计洪水频率时,应按观测洪水频率设计; 当观测洪水频率小于1/300,应按1/300频率设计。 2 在淤积严重或有特别的条件的水库地段,应在可行性研究 阶段确定洪水频率标准。 3 改建既有线与增建第二线的洪水频率,应根据多年运营 和水害情况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确定。 4 滨海路基的设计潮水位,应采用重现期为100年一遇的 高潮位。当滨海路堤兼做水运码头时,还应按水运码头设计 要求确定设计最低潮位。

  高速铁路基床表层应填筑级配碎石;基床底层应采用A、 B组填料或改良土;基床以下路堤宜选用A、B组填料或C组 碎石、砾石类填料,当选用C组细粒土填料时,应根据填料 性质进行改良。路基填料最大粒径在基床底层内应小于 60mm,在基床以下路堤内应小于75mm。 普通铁路 基床表层  Ⅰ级铁路应选用A组填料(砂类土除外),当缺少A组填料 时,经经济比选后可采用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  Ⅱ级铁路应优先选用A组填料,其次为B组填料。对不符 合要求的填料,应采取土质改良或加强固定措施。  填料的颗粒粒径小于150mm。

  3.工程设臵原则 河滩、滨河路基应避免过多挤压河床和压缩桥长,不得侵入 山区河流的河槽。在洪水经常泛滥区域内不应设置路基。河滩 路堤的平面布设应使河滩水流顺畅, 不宜在河滩范围内设计成 折向下游的路堤。 滨海路基应选择在海面最短、水深不大、波浪较小、海滩地 势较为平坦、地质条件好的地段通过。 水库路基库岸的稳定性应依据工程地质条件、水文气象特征 及库水运行规律、库岸形态、水库坍岸、水库淤积、地下水壅 升等因素,并考虑波浪、荷载、地震等作用力的影响,进行分 析和评价。库岸的坍岸线应通过对水库坍岸的预测和计算确定。 路基距预测坍岸线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1)路基基床  高速铁路基床 基床应满足填筑层技术方面的要求,基床范围内的地基应无Ps <1.5MPa或σ0<0.18MPa的土层。

   普通铁路基床  高度小于2.5m的低路堤,基床表层范围土质及密实度应符合 填筑层技术方面的要求,基床底层厚度范围内天然地基的静力触探比 贯入阻力Ps值:Ⅰ级铁路不小于1.5MPa, Ⅱ级铁路不得小 于1.2MPa;或天然地基基本承载力σ0:Ⅰ级铁路不小于 0.18MPa,Ⅱ级铁路不小于0.15MPa。否则应进行换填、改良 或加固处理。  路堑基床:  Ⅰ级铁路基床表层土质不满足填筑层技术要求时,应进行换 填处理; Ⅱ 级铁路基床表层土质不满足填筑层技术要求时, 应采取换填或土质改良等措施。  基床表层土的天然密实度应满足填筑层技术要求,否则应采 取压实措施。  基床底层厚度范围内天然地基的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值: Ⅰ级铁路不小于1.2MPa, Ⅱ级铁路不得小于1.0MPa;或天 然地基基本承载力σ0: Ⅰ级铁路不小于0.15MPa, Ⅱ级铁 路不小于0.12MPa。否则应进行加固处理。

  设计行车速度 (km/h) 250 一般地段工后沉降 (cm) ≤10 桥台台尾过渡段工后沉降 (cm) ≤5 沉降速率 (cm/年) ≤3

  一、特殊条件路基 浸水路基,滑坡地段路基,危岩、落石和崩塌与岩堆地段 路基,岩溶与人为坑洞地段路基,风沙地区路基,雪害地区 路基,地震地区路基。 二、特殊土路基 软土、松软土路基,膨胀土路基,盐渍土路基,冻土路基, 黄土路基。 uu、路基支挡 重力式挡土墙、卸荷板式挡土墙、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 锚杆挡土墙、锚定板挡土墙、加筋土挡土墙、土钉墙、抗滑 桩、桩板式挡土墙、预应力锚索等。 四、路基防护与加固 路基坡面防护、既有线基床加固等。 五、其它 过渡段、填料改良、设计接口等。

  有运架梁作业的路堤,应验算在运架梁作业条件下的路 堤稳定性,其稳定安全系数不小于1.05。  抗震安全系数:D类工程路基边坡高度小于或等于15m时 不应小于1.10,C类工程和边坡高度大于15m的D类工程不应 小于1.15。

   普通铁路软土及别的类型松软地基上的路基应进行工后 沉降分析。路基的工后沉降量应满足以下要求:Ⅰ级铁路 不应大于20cm,路桥过渡段不应大于10cm,沉降速率均不 应大于5cm/年;Ⅱ级铁路不应大于30cm。

  2.工程设臵原则 线路应绕避有几率发生大范围的危岩、落石或大规模 崩塌地段。对中小型危岩、落石和崩塌地段,绕避困 难时,应根据病害类型及危害程度等,合理地选择线 路位置及防治措施。 在危岩、落石和崩塌地段,路基宜选择在其影响范 围小、边坡较矮缓、易于防治处理的位置,并采取遮 蔽、拦截、清除、加固或综合处理等安全可靠的工程 措施。

  基床底层 Ⅰ级铁路应选用A、B组填料,否则应采取土质改良或加 固措施。  Ⅱ级铁路可选用A、B、C组填料。当采用C组填料时, 在年平均降水量大于500mm地区,其塑性指数小于12, 液限小于32%。  填料的颗粒粒径不应大于200mm,或摊铺厚度的2/3。 路堤基床以下部位填料,宜选用A、B、C组填料。当选用 D组填料时,应采取加固或土质改良措施;严禁使用E组填 料。填料的颗粒粒径不应大于300mm或摊铺厚度的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