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工程项目施工方案7
为了确保工程建设目标:把瑞赣高速公路建设成为一条“生态路、环保路、景观路”
的一流高速公路,结合本项目部的具体情况,制定路基工程实施工程的方案,以确保工程按期、
本段路基施工里程K112+106~K112+497。路基工程项目包括地基处理、土石方开挖、
本段路基由路基一队负责,计划上场40人。另外配备一名施工负责人、一名技术员
本段地基处理项目清表前为山体植被地段,地基处理在K112+390~K112+430段,清除
用挖掘机配以人力挖除表层不良土质,自卸汽车运料回填,推土机或平地机配以人工
主要工序有:挖除不良土层、场地整平晒干、铺筑碾压试验、回填经过土工试验合格
(1)挖除不良土层,除按设计要求挖除路基范围内的不良土质外,对个别地点分布较
(2)场地整平,将场地内的坑凹及沟渠等推平,整理出适合机械填筑的作业面。
(7)机械碾压,用振动压路机先静压一边,而后再振动碾压。碾压顺序为:先周边后
本段路基土石方填筑包括土方填筑、石方填筑、土石混填以及零填挖、半填半挖、陡
路基土石方填筑主要采用机械化施工,分层填筑。基本方法为: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
挖运填方材料,推土机、平地机配以人工摊铺整平,振动压路机碾压,高填方地段用冲击
路堤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程序进行施工,各区段和流程内只允许该
(1)填方材料试验,在路堤填筑前,按照规范要求对拟采用的填料进行试验。填料强
(2)按照路基工程整体施工计划和投标承诺,选择合适的机械种类、型号和配套数量,
清除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林木、垃圾、有机物及草皮、农作物的根系和表土,并采用压
地面自然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将原地面挖成2m宽的台阶,台阶顶面作成3%的向
内倾斜坡。岩石上的表土厚度不足300mm时,将表土清除,并将岩面凿成宽1m的不小于
在正式填筑之前,对各种不同填料进行试验段填筑试验,以确定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所
需要的机械设备的类型和组合、压实遍数和速度、松铺厚度及最佳的压实含水量、每一循
环长度等,并编制路基填筑试验段成果资料,报送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指导大面积施工。
根据试验段施工确定的摊铺厚度和汽车的斗容量,计算填料的堆卸密度和距离。现场
(1)摊铺宽度每侧超出路基设计宽度30cm,以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
压实时检测填料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填料要
对填方高度大于3米的路段或监理指定路段的下路床进行冲击碾压一次。冲击碾压完
(1)振动压路机碾压,按照先静后动、先慢后快、先弱振后强振的程序进行碾压,
(2)碾压顺序,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地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
(1)检测方法,根据不同土质可采用灌砂法、水袋法、环刀法、核子仪法等,采用核
路基分段成型后,采用人工或机械刮土的方法自上而下刷坡整修成型。边坡受雨水冲
路基整修完毕后,将堆于路基范围内的废弃土料进行清除。修整过的路基,要继续维
(1)土方填筑,使填料压实时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2%范围内,不符合
(3)填土路堤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两个相邻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筑
段按1:1 坡度分层留台阶;如两段同时施工,则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小于2m。
(1)严把材料关,按规范要求,石料强度不小于15MPa,石料最大粒径不超过压实厚
(3)填筑前,边坡用粒径大于30cm 的石块码砌,填高6m 以下的路堤,码砌宽度大于
(4)人工铺填粒径大于25cm 石块时,先铺大石块,大面向下摆放平整,紧密靠拢,所
(5)填石料中,细粒径碎石和石屑料含量宜占大粒径的10%以上。对细料明显偏少,
影响压实的段落,在摊铺初平的填石料表面,铺洒一层碎石或石屑,碾压时继续用小石块
或石屑填缝,直至压实层顶面稳定、不再下沉(无轮迹)、石块紧密、表面平整为止。
(6)填石路堤的路肩位臵是摊铺、平整的薄弱环节,在路基边缘部位,由于大粒径填
料较易集中,不易平整和压实,因此在整个工作面摊铺平整后,加强人工对路基边缘部位
(7)使用重型压路机碾压,速度为2~4km/h,频率为30Hz 左右,在碾压过程中,要
求错1/4 轮宽以上。碾压时,先选强功率档振动碾压6 遍左右,若被压体表面有明显轮迹
(8)在路床顶面以下1m 范围内应铺填有级配碎石料,最大粒径不超过100mm。摊铺要
(2)当土石混和填料中石料含量超过70%时,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50cm,先铺填大块
(3)土石混合料中石料含量不超过70%时,土石可混合摊铺,石料最大粒径不超过压
(4)土石路堤的碾压均采用激振力50T 以上振动压路机压实,要严格控制碾压遍数和
(5)土石路堤路床顶面以下50cm 深度范围内,用符合要求的填料分层压实,填料最大
路堤高度小于1.5m 的低路基,应先开挖至1.5m 高度后以土方回填并进行填前碾压。
(1)先把山体与填方接触面处挖成内倾3%、宽度为2m 的台阶并进行夯实。
(2)在横向半填半挖结合部、挖方段,沿行车道及硬路肩宽度范围内将原状土开挖后
分层回填并碾压密实,填挖交界处应超挖(短边处)不小于10m,超挖后的填挖界线应与
路基纵向垂直。若交界处与坡底高差小于1.5m,则最大超挖深度为1.5m。
(3)对于纵向填挖结合部,挖方段设臵不小于10 长的过渡段,此过渡段原状土亦开挖
(5)在半填半挖段施工时尤其注意排水,防止水渗入路堤结构内部,在有填前挖台阶
(6)当填石路堤段地面横坡大于1:5,岩层上的表土厚度不足30cm 时,将表土清除,
(1)土方开挖按图纸要求自上而下分段分层进行,不得乱挖或超挖,边坡人工挂线)如遇土层性质有变化,需修改实施工程的方案及挖方边坡坡度,要及时报监理工程师批
(3)开挖时必须注意对图纸未标出的地下管道、缆线、文物古迹等结构物的保护。
(5)当因气候条件使挖出的材料无法按照要求用于填筑路基和压实时,停止开挖,直
山体表层采用推土机推移,软石及强风化岩石采用推土机、裂土器配合挖掘机直接进
行开挖;对较硬岩石裂土器松动困难时,边坡采用光面爆破,拟采用非电毫秒微差爆破技
术,为减少大块率,合理布臵炮眼。采用潜孔钻钻孔,孔径按105mm 控制,导爆管微差起
爆,临近边坡处,采用光面爆破。为保护坡脚,禁止爆破孔超深。为确保边坡稳定,施工
中严禁放大炮和中炮,以松动爆破和小型爆破进行开挖。在边坡坡脚施工时,严格按设计
台阶坡度及平台设计宽度施工,每爆破开挖一层至少放一次边桩,保证路基应有的宽度,
通过现场对岩性的调查,根据理论计算、经验类比的方法,设计爆破参数,施工时通
过试炮予以确定。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施工时拟采取大孔距、小排距、不耦合装药、非
电毫秒雷管微差起爆等技术,达到需要的岩石块度,以提高爆破效果,减少二次解小的工
作量。具体爆破参数选择由现场施工时通过试炮确定,参数设计时,科学合理设计炮眼结
严格按照设计布孔、钻孔,装药前须检查孔位、深度、倾角是否符合设计的基本要求,孔内
有无堵塞、孔壁是否有掉块及孔内有无积水,如发现不符合标准要求时及时处理,进行补孔,
浅孔爆破采用连续装药结构,堵塞炮孔采用粘性黄土,边回填边捣实;预裂爆破采用
间隔装药,按设计装药量每隔一定距离将药卷捆在导爆索上,堵塞采用保留装药段药卷与
孔壁间的空隙,只用土填塞孔口未装药段;中深孔松动爆破采用上下隔段装药,炮孔底部
装计算所需炸药的2/3,炮孔中间部位装其余的1/3,底部与中间部位炸药用回填介质隔
开,填塞炮孔采用粘性黄土。施工时严格按设计装药、填塞炮孔,如发现堵塞停止装药及
采用导爆管起爆,起爆系统采用并串并网络,网络敷设前,检查起爆材料的质量、数
量、段别并编号分类,严格按设计敷设网路。网络经检查合格并具备安全起爆条件时方可
边坡坡面观察:观察开挖断面的地质剖面,岩层产状,节理发育及地下水出露情况。
观测桩测量:在边坡平台中设臵观测桩进行位移、高程的测量,测量采用光电测距仪
进行,精度需达到允许值范围以内。每爆破一次观测一次,平时每日观测一次。遇有变化
桥台背后、涵洞两侧、墙背填挖交界等处是路基填筑的薄弱区段。这些区段是路基的
关键部位,填筑不好会引起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或裂缝等,直接影响到路基的整体质量,
因此必须作为路基的关键工序来组织施工。按设计的基本要求桥台背后、涵洞两侧及墙背回填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