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一局跨营业线智能转体控制专利:响应速度与控制精度的突破
2025年3月17日,金融界传来消息,中国铁建旗下的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近期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大跨度跨营业线水平转体智能操控方法及系统”的专利,公开号为CN119615783A,申请日期为2024年11月。该专利体现了中铁一局在大跨度桥梁施工领域的技术创新及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
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特别是大跨度桥梁等工程建设项目的持续不断的增加,对实施工程技术的要求慢慢的升高。其中,桥梁转体施工作为一个关键环节,其控制的精准性与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中铁一局的这一专利不仅标志着其在桥梁工程领域技术的一次显著升级,也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新的技术标杆。
根据专利摘要,本专利的核心在于通过一系列智能操控方法优化桥梁转体过程。具体而言,本发明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数据获取步骤:通过预设的传感器设备实时监控桥梁在转体操作中的各种相关参数。这一过程的实时性为后续数据处理奠定了基础。
数据处理步骤:利用第一步获取的相关参数进行姿态解算,实时确定桥梁的转体状态,并判断其是不是真的存在异常。这一判断系统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转体工作的安全性。
转体智能控制步骤:最终,通过预先设定的控制算法,基于第二步的解算结果来制定控制指令,并精确控制桥梁的转体。这一过程的优化大幅度的提高了操作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
通过智能控制算法,本专利实现了对桥梁转体的精确控制,优化控制策略,是对传统技术的重大突破,从而能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与控制精度。这种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不仅促进施工效率,还将在安全性方面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根据天眼查的数据,中铁一局成立于1980年,总部在西安,是一家专门干土木工程和建筑业的企业。该公司注册资本高达636601.09万人民币,并在行业中表现卓越,参与招投标次数高达5000次,显示了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铁一局还在知识产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共拥有专利2633条,表明其在技术创新上的持续投入与努力。与此同时,该公司的行政许可数量也高达2157个,这不仅反映了公司的合规经营,也证明了其在行业中的地位和信誉。
随着技术革新的不断深入,各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司纷纷加大对新技术的研发及应用。中铁一局在这个大背景下,一方面保持了对传统实施工程技术的继承与改进,另一方面又积极探索智能化控制管理系统的可能性,逐步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
在全球工程技术一直在升级转型的趋势下,大跨度桥梁的实施工程技术亦需要顺应潮流,向更高的智能化、高效化发展。中铁一局申请的大跨度跨营业线智能控制专利,无疑为行业带来了一股新风,让我们对未来桥梁工程的施工方法充满期待。
未来,中铁一局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与智慧施工的探索,积极回应市场与社会的需求,以更高效、更安全的实施工程技术热情参加到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浪潮中,推动行业的转型与进步。相信随这一专利的逐步应用和推广,必将为国内外的桥梁建设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这项专利不仅是中铁一局的里程碑,更是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进入智能时代的重要一步。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